依然学习笔记。

第三个节目是开心麻花签约演员李海银、高海宝的小品《忘不了》。
这个节目的剧本还可以,完整,元素全,剧情没有特别的硬伤。
人物上场,服装交代人物职业,电话交代扰乱事件,同时也明确了人物目标:得到一部手机(的钱)。
LOCK四个元素,第一幕交代两个,干脆利索。
LOCK四元素:
L(lead)主角
O(obkective)目标
C(confrontation)冲突
K(knockout)冲击结尾
打开第一扇门,从第一幕转入第二幕,主角进入冲突,且无法离开。
决定主角无法离开的元素是如果主角完成任务,可以得到手机、蓝牙耳机,因此保证了主角不离开冲突的合理性。
第二幕也就是故事的中段,很难写,作者要用一系列的场景延续紧张情绪,让观众一直担心。
故事的韵律是行动、反应、继续行动,目标和障碍不断转化,咬合推进剧情。
第一个情节,男主的目标是手机,行动是喂女主吃药,出人意料一秒完成,目标达到。
第二个情节,男主的目标是蓝牙耳机,行动是陪聊,但是陪聊到什么程度,没有说,也因此给剧情留出了发展的空间。
第三个情节,男主的目标是电脑,行动是继续陪聊。
前两番的目标不变且得到目标,推进到下一番。第三番,就该改变节奏,不以得到电脑为目标。剧本也是这么设计的。
第三幕,是男主主动回来,煽情结束。
三幕式结构很完整,要素也完整,就是看着怪怪的,不入戏。
老陈的评论也分两层,第一层说演技:“表演一直结果当中,一点儿过程都不给,一点儿过程都不给。”
这重复两次的“一点儿过程都不给”,充满惋惜。
“而且这么一个有感觉的,它是靠人与人相互地猜、一点点猜进去的一个过程,我们一点都没有这个过程。”
这里插入了学员的反应,大部分人认为太严格了,时间短,来不及铺垫,盛伟的反应是“有一个人物的过程”。
老陈说,“其实从一开始观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产生一个期待值了,可是我们就是不往里进。海宝这个表演现在基本就是在两个结果之间瞬间就过去了,在这中间基本就是眼皮子往下,然后就开始一个过程,再一低头又是一个结果,没有过程。”
老陈:“我觉得特别遗憾。”

老郭出来说这个节目好,“尺寸是对的,有些个不经意间的东西它合适,此时此刻符合他那个人物。”
多损呢老郭,“有些个不经意间的东西合适”,那就是“更多的、刻意的东西,它不合适”!
这三位的评价其实是一致的:女演员演得不错,男演员演得不好,剧本还可以。
尤其是老郭,说“我挺喜欢这个节目”那叫一个顺溜,说“我也喜欢两位的表演”,“表演”俩字前面,嘴由不得就顿了一下,哈哈哈!你装,你再装!你再夸出花来,你不也还是觉得表演不行吗!
结果:英达推荐、老陈落榜、老郭录取。
老陈解释他给“落榜”的原因:“这个作品特别吃演员的交流的功夫,在台上谁也不理谁,各演各的,就是他真实的能力有多少我不知道,我看不到。”
谁也不理谁,各演各的,没有交流,难怪我看这个节目的时候,老觉得怪怪的,但是说不上哪儿怪。到了第二幕的第三番,我不看了,看不下去。
台上的演员在演戏,尤其是男演员,就真的是在演,谈不到技,只是在演而已。
前两番,俩角色的确是各自在各自的世界里,所以演员互不搭嘎我还能忍受,到了第三番,按照剧情,男主应该被女主带入女主的世界,但是,我没有看到男主的情绪变化,他像个被按照剧情程序设定好的游戏角色,到了一个点,剧本说跳,他就跳,剧本说抱,他就抱,剧本说好,他就鞠躬下台。
他的表演没有过程,只有结果。然而没有过程,结果能成立吗?
为啥没有过程,因为没有进入人物,用相声门的话说,“心里没有”。心里没有,演技不足,所以外在也没有。
最后一个着重呈现的节目是盛伟的小品《天津大哥》。

“相声演员就是斗虫,上台搭上牙就得开掐。”
斗虫这个词,挺有意思。
古人把动物分为五类,其中人为倮虫,此时的虫子不含贬义。解放前,相声艺人会说“我们就是您的欢喜虫”,这是确实的自我轻贱。在老郭身上,我不时还能看到旧艺人那种高敏感高自尊的不安全心理。到了下一代,就好多了。
相声演员就是斗虫,上台搭上牙就得开掐。
斗是什么?两股力量的对打、争胜。
为什么搭上牙就得开掐?因为上台张嘴就得入戏。
戏是什么?戏是故事。
故事从哪来?从人物来。
什么样的人物?性格有残次的人物。由性格生成事件,由事件生成戏剧。
这样的戏剧为什么好看?因为有张力。
老陈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质量有残缺就是悲情的内核。这个内核的力量越大,促发出的喜剧力量就越强。
这句话,我还没理解。特别期待在以后的节目中,老陈能深入讲解这一点。
老郭说的“咱这东西虽说是假的,可是不能太假。”这句话,藏着包袱的结构方式,叫正里拢歪里使。
不能太假,是说正里拢的时候不能假,铺垫的时候,在情理之中,符合逻辑;歪里使就抖包袱的时候,在意料之外。真假正歪互相映衬,构成包袱。
所以,如果铺垫部分不符合逻辑,就产生不了效果,观众也就笑不起来了。

今晚居然没有第二期,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