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如今没落了,在市场上很难生存下来。
越剧其实很多剧团在改创新戏,也有人骂有人奖。
创新是从获奖到迎合年轻市场的多方面需求。
比如浙百喜欢走先锋路线,藏书之家,寇流兰与杜丽娘,最近的新龙门客栈。
戏迷之间都撕得很激烈,对老茅这种风格褒贬不一。
再如杭越喜欢改编清至民国题材。
流花溪也是一部经典剧作。
他们还有一类是改编西方小说,精神内核偏向现代化。
至于唱段改编,人物思想、形象设计的改编,更是司空见惯。
有些戏迷见不得老戏新编,或者说认为改编得不好,也正常。
这个涉及到编剧、导演以及一众剧场人员的水平。
越剧90年代尝试过电视剧化。
高阳公主,大义夫人,我觉得流行的那几部口碑还不错。
还有郑国凤王志萍的蝴蝶梦。
讲庄周跟他夫人的纠葛,京剧大劈棺也很有名。
但蝴蝶梦改编了故事,也重新塑造了人物形象,唱词、舞美都很有看头。
而且先后有舞台版、电视剧拉长剧情版、3D水墨电影版几个版本。
对戏迷还有个看点是王志萍分饰两角同时唱王派、傅派,郑国凤分饰两角同时唱徐派、陆派,很好看的。
上海对新编戏没有浙江宽容,当年他们排这个戏也顶了很大压力。
郭德纲当年也是文化馆的。
不过和杨志刚因为一些事情闹翻了,觉得有两把刷子,就去北京闯。
但天津文化馆不养闲人。
北京的团也有“有关人士”要吃饭,怎么会要你一个天津艺人呢。
协会是保护,就是行情不好,艺术高深,一下子卖不出票,国家给兜底,不至于饿死。
但这些岗位,这些编制,真的保护了那些艺术家吗。
这个东西很难平衡的。
比如当初和郭德纲一起的洛桑,上央视,很有名,人家就进去了。
如果对调,那么今天的非主流也许就是洛桑了。
戏曲可不可以在一边传承传统的厚重时也推出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题材。
就像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古典的经典,束之高阁。
大家都知道他的地位,但是新的、浅显东西也要有。
普通人带个耳机坐着地铁就能听的那种,这样会不会好一些?
现在肯定大多数人生活里根本不听这些东西。
那为什么要拿我们交的税去养他们?
如果这个艺术真的有生命力他更应该远离财政拨款。
依靠拨款的艺术会有好的?
郭德纲靠政府拨款了?
赵本山靠政府拨款了?
靠政府拨款每年的春晚你们都不看了。
到唱戏的这里了,就政府多花钱肯定搞的好了?
一句话,靠政府拨款的戏剧,压根就不是给老百姓看的。
靠人民群众一张一张票捧出来的才是排给老百姓的。
说白了,没有新东西,也没有有水平的高人编剧。
我认为样板戏其实改革的非常好。
介于京剧和歌曲之间。
有戏曲的味道,又能听懂,非常好。
新编戏曲,可以借鉴,编一些新戏。
真是太可惜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难再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