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辽宁春晚贾冰小品《嗨,老爸!》观后感想及一些算不上批评的个人浅见_敬老院_父亲的爱_死期将至

后补了辽宁春晚贾冰主演的小品。

剧情大意是一个拥有女儿的单身父亲,从女儿高中毕业谈恋爱,到女儿结婚,到女儿的女儿也大概懂事的这三个阶段依次顺下来的故事。

概括得不是很准确与专业。

毕竟我只是个路人。

我对贾冰的印象很不错,因为这个小品演员以往的很多作品都给了我惊喜。

我大概把他看做是近些年来最为高水准,发展也大概是最顺利的小品演员。

不过在这里,因为主要打算谈这个辽宁春晚上的小品中我所看到的问题,所以只侧重于他的小品创作者,或者文艺创作者的身份,以此大概开始讨论。

他表演上,或许有,或许没有的问题,我因为没看到,所以不提。

单提这个作品本身的一个处理。

在这之前,还是要详细说一下这个小品的情节。

我其实应该再仔细回顾一下这个节目,以免忘却和混淆一些东西,这也是一个合格的文艺评论者的必备素养。

然而我只不过是个路人,目的只是为了表述和记录。

小品大概分三幕。

第一幕女儿刚毕业就谈恋爱,被父亲抓到。

第二幕女儿和恋爱对象结婚,婚礼当夜父亲赖着不走。

第三幕父亲升级为姥爷,因为对外孙女的教育出现负面影响,彻底激发了矛盾,最终又安然解决。

幕与幕之间,用旁白以及照片的变幻作为过度和衔接。

说是小品,其实更类似情景剧。

我初次看下来,感觉就是表演到位,台词有趣,过渡也蛮有新意,或者说有诚意。

因为将年华老去这样的元素大幅度地,反复地加载进一个舞台上的小品剧中,很明显是一种具有野心的体现。

即文艺创作者敢于利用岁月,敢于描绘岁月的变迁,以及在岁月变迁中耗去,或者说体现的人生。

这些本来就是文艺创作领域中很高级的命题。

敢于使用高端食材的,大概率是好厨师好美食。

怀着这样的期待,我在第二幕中便已经开始不自觉猜测最终父亲的结局,并且凭直觉认为,他离开或者死去,是最合适的结局。

因为第一幕,这个父亲的定位是阻碍女儿谈恋爱的家长,第二幕,是妨碍女儿与丈夫过二人世界的不靠谱的家长,这种或者阻碍,或者妨碍,当然在小品中其实是特意创造的喜剧元素,是揪出来的戏眼,但到了最后,所有的一切喜剧都将偿还于现实,在真实感这个基本的要求面前,起初的被故意放大并夸张的阻碍与妨碍,也都必然将被抹去。

如何抹去?

这个父亲不存在了,自然一切就都抹去了。

所以无论是从主旨立意的角度考虑也好,还是从文艺创作的一些规律方面考虑也好,总之,我觉得,最后肯定这个父亲是会不在的。

他不在了,方能消弭之前激发的矛盾,方能拔高主题,让这部作品,有所深刻的,动人的表达。

然而我错了。

我忘了这是春晚。

不管是央视还是地方,春晚实在是个好舞台,也是个怀舞台,又或者根本不是春晚的错,而是人的选择。

我最终所看到的是,这个父亲并没有离开,也没有死去。

大团圆。

我没有具体研究时长,但回想起来,第三幕的时长比例肯定是小不了的,因为第三幕中,借用父亲,不是,借用姥爷与外孙女的互动,或者说情节外延,引入了一个新的尝试。

我大概将这个尝试称作是弘扬本土文化。

具体就是本地方言的一次集中亮相。

这样的尝试,我是相当认可,并且深深觉得值得鼓励,应该继续发扬,并且希望能够流传开来,有后来者为之效仿的。

我觉得有用,有趣。

不需要在这个点上讲什么大道理,或者说服什么人,这本不是重点。

当然这个尝试,本身也许只是与本土观众的一次很普通的互动与联欢,那些多余的意义不在创作者起初的考虑范围内也说不定。

而这个环节,也算是兼顾了矛盾的积攒,让老父亲的存在,继续显得多余,有害,且格格不入。

这样才能续接之后的矛盾爆发,表明老父亲不再适合继续以之前这样的模式状态存在,要么改变,要么消失,没别的路走。

当然这是理论和逻辑上。

一个老头,天天无事可做,无处可去,呆在家里祸祸崭新的一代,帮不上忙,反而帮倒忙。

多可恶。

然而仅仅是如此吗?

不,这些只不过是提炼出来,拿到台面上作为代表,给人看,让人认可的一点坏处罢了。

之前谈恋爱时的压制,结婚后的折腾……这是有所体现的,以及并没有体现,但稍微联想现实,就能用逻辑补全的各种因为代沟,因为专制,因为作风,因为理念……等等无数个方方面面,必然会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这些都是结结实实的问题。

是不因为你爱我,我爱你,亲情,奉献,牺牲,孝顺,容忍……等等主观心态上的调整什么的随便打个激灵,做个了悟,便能够化为坦途,变得仿佛根本不存在的,实打实的问题。

我爱你,和我与你吵架有什么关系?

你爱我,和你嫌我唠叨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些实打实的矛盾,已经循着那条很基本的矛盾积累,矛盾爆发的文艺创作路线,爆发了出来,之后也必然会需要实打实的办法,来让这矛盾得到平息,或者停滞。

然而并没有。

我所看到的,大概就是女儿对父亲的爱突然爆发,外孙女对姥爷的爱突然爆发,女婿对老丈人的爱……好吧这个打住,总之就好像堵塞的水管,另一端忽然通了,于是,一切梦幻般变得顺畅,问题解决。

老头打算去的敬老院,不去了。

拖着一个相依为命的老哥们,更加融入到了女儿的这个家庭里。

emmmm……

反正就很迷。

前面我也说过了,指望主观上的情感去解决客观上的确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在我看来,是一种天真的,敷衍的,看似大团圆,其实假大空的思想,认知,与套路。

在老父亲提出去敬老院之前,女儿便不爱自己的父亲,外孙女便不爱自己的姥爷?

并不是。

得知要去敬老院之前的感情,与得知之后的感情,会有什么区别?

难道说,用的是那句,只有面临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但老头正一点点老去,一点点被失去,本来就是谁都明白的事实,平日里为什么不珍惜?而这时候忽然珍惜?且经此一次后也能保持同样的珍惜永远不褪色?

这是完全经不起推敲的。

所以就是那个意思,春晚,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团圆高兴一下就好,谁管那么多……

唔,然而我的确无聊到愿意揪住这点不放。

一半是觉得文艺创作不能这么搞,这么搞太不像话。

另一半是因为,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殃及了敬老院这个机构的形象与社会职能的定位。

是一种的的确确的伤害。

老头拉着老哥们,买了房子,打算告别女儿女婿外孙女儿,去住敬老院。

敬老院是监狱?还是方外出家? 非此即彼,与家庭亲人不可共存?风萧萧兮易水寒,老头一去兮不复还?

我当时是随手写了一个评论,直接说这个问题的。

不想回过头去复制了,凭着印象复述吧,顺便还可以修饰和丰满一下那必然仓促的表达。

在我看来,小品这样套路的处理,几乎是将敬老院与家庭和睦尽享天伦颐养天年之间划出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让二者因为小品主人公的选择,而变得完全对立起来了。

最终因为大团圆的缘故,选择的是呆在家里养老,那毫无疑问的暗示就是,老父亲呆在家里,很好,很开心,很和睦,各种需求,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这其中当然以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为重点。

那么作为对立面,敬老院岂不就是冷冷清清,不是很好,或者说尽管看起来很好,但就是比起呆在家里被儿女赡养,要毫无疑问远远不如的一个很差劲的选择?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也是很明确的暗示,或者说明示。

我几乎把这个看做是污名化。

是很不负责任的污名化。

诚然,当前社会,敬老院这个机构的发展与建设,远远不够,管理不够科学,职能不够丰富,盈利方面隐患重重,吃相方面也许的确很不好看。

随便问个普通人老百姓,大概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敬老院那种地方,只有无可奈何之下,才会去。

但凡有儿有女,有别的任何选择,都不会去。

有儿有女,让父母住进敬老院的,是不孝。

无儿无女,或者说,有儿有女却自己住进敬老院,则是不幸。

这些基本都是当今社会,对于敬老院的普遍看法。

而单说敬老院,可想而知,就是这些不幸的老人的收容所,里面死气沉沉,因为通通死期将至,看不到什么希望,死亡的结局都已经注定,且近在咫尺。

交钱,于是提供食宿与一定的照料,可以让你继续活下去,迎接那个或早或晚的结局。

这样的看法,这样的认知,准么?

未必准。

然而这未必准的看法与认知,便应该是当前的主流无疑。

这样看来,小品中女儿不让父亲住敬老院,便是基于这样的普遍意义上的主流看法,所以一点毛病没有。

不,有问题……

文艺作品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对现实进行单纯的复刻,是好作品吗?

不是。

现实中不敢扶老人,于是做个小品,里面也因为同样的主流顾虑,不去扶老人……

这样的处理,对么?

不对。

文艺作品是天然担负着责任与义务的,文艺创作者在创作文艺作品的时候,也天然是担负着责任与义务的。

反映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剖析问题,引发思考,启迪认知,指导解决问题的思路,昭示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这些都是应该尽可能背负起来的。

当然不需要求全责备,不需要非要拿出锦囊妙计,拿出十全大补丸,不需要指望一部文艺作品横空出世,便能教化天下,让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但最起码,不能在创作文艺作品时,有意无意,去加深一些固有的,需要去改变但还一时间没有改变的陈旧的思想烙印。

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几乎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老年化社会,因此老年人群体的生存问题,一直且越来越是个巨大到可怕的顽疾。

该怎么解决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的衣食住行问题,保障他们的正常生存?

在这个基础上,又该如何解决有儿有女,但儿女因为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老人,因此诞生的越来越多的,大概是叫做空巢老人的主要是精神方面的需求?

再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尽量平息老人群体与年轻人群体之间因为各种原因不可避免频频出现的矛盾冲突,尽量帮助他们增进交流,相互了解,提供缓和矛盾的可能?

甚至如何发挥与利用老年人群体的余热,通过提供合适的环境,在大体上引导与激发他们每个人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的理念与行为?

我当然不是多专业的大佬,只隐隐约约觉得,社会化扶养,或者先将我不太认可的扶养下一代抛开,只谈老年人群体的社会化抚养,我觉得这是迟早避不开需要重新去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而敬老院这个机构,也许是解决这些难题很有希望的一条道路。

敬老院的职能需要丰富。

摒弃单纯的收钱养人这样的风格。

而渐渐将敬老院作为集老年人大学,疗养院,交流中心等等于一体,可以借机研究衰老,研究死亡,积攒人生经验与认知,并能通畅向下,向后代传承的一种全面的社会机构。

我深信这将是未来的路。

把话再说回来。

即使不谈那么远,作为一个因为在省台春晚上播出,必然会拥有绝大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将去敬老院作为一种情节上的,在好坏之间,差到完全不能接受的底线选择,是否有欠考虑?

敬老院里的人,大概并不能算人?

他们又应该怎么看待这部作品?

谁能教我?

所以,得出结论。

这个小品的收尾部分,欠妥。

单从创作上来说,它其实可以更柔和地对待敬老院这个元素,甚至更积极一些,指导人们重新理解,或者干脆重新定义敬老院这个词汇,昭示一种除开大团圆的敷衍之外,更加具有逻辑性与可行性的解决思路。

它当然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然而它有瑕疵。

它原本可以变得更好。

它现在也依旧有机会变得更好。

上一篇:【艾福杰尼挑战秃头造型演小品】艾薇儿情人节收到MGK送的“玩具”,评论里却出现争议?_乡村爱情_你的男孩_艾薇儿

下一篇:一部加长版的小品_春节档_加长版_总体感